翻页   夜间
玉盏书斋 > 镇守监牢百年,出世威压魔尊 > 第530章 城门古阵,青衫老儒!天人望气
 
王水生深吸了一口气,一咬牙,朝着内城走去。

清水县虽分内外两城,可两城之间,同样有着一条护城河,横贯在了两城之间,显得泾渭分明。

虽不禁外城之人进入,可无要事,也绝对没有外城居民,去往内城。

无他,仅是入城的费用,已经不是寻常外城人,能承受起的了。

“持此号牌,可在内城逗遛一日,天黑之前,若有住处,也可留在内城,若没有,必须出城。”

“否则,杀无赦!”

守城的甲士,冷眼瞥了一眼王水生以及苏白,却似乎根本没有看到牵着大黑驴的小老头。

“多谢大人。”

王水生自然从善如流,有着一锭紫金在兜里,他自然也不心疼这一点入城钱。

随后,他接过了腰牌,就领着苏白走入了内城。

内城的城墙,高大且厚重,城门洞,足有五六丈之长,处处光滑,隐约间,可见其下方若有若无的古老纹路。

“这些纹路……”

苏白突然间止步,伸手抚过冰凉墙壁之下,触碰不到的纹路,一时间,心思也有些飘忽。

穆云阳心中焦虑,眼看苏白驻足,不禁也看向了那一座墙壁,却没看到什么异样的地方。

城中有阵法,这对于他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王水生则一脸茫然,根本什么也不知道。

下一瞬,穆云阳反应了过来,心中的狐疑,变得越发深了:“门主,你不知道这些阵法的来历?”

苏白收回手掌,不见喜怒变换,只是反问道:“你知道?”

“对于修行者来说,这倒也算得上是人尽皆知吧。”

穆云阳深深的看了一眼苏白,意思不言而喻。

人尽皆知的事情,你为何像是第一次看到?

他心中的疑虑更深,若非深信玄天宝铃不会出错,他都要怀疑面前之人,是否是自己认识的王虹玄了。

苏白却也不在意的开口道:“说说看吧。”

他也没心思为了隐瞒这个小老头,而改变自己的行为处事,也不会直言告知。

你猜得到,随你。

猜不到,也随你。

“这……”

穆云阳被苏白的态度弄的一愣,这才压下了疑惑开口,言简意赅道:

“大炎境内,诸般城池林立,只有极少部分是新建的,多半都是传承自前朝的大云。”

“相传,这些城池之中的诸般阵法,都源自儒家的那位夫子……”

大炎疆域辽阔,人却全部都汇聚于城池内,野外虽然也有一些乡镇,可大多也都靠近城池。

不提鬼魅横行的夜里,即便是白天,也偶有出没的野兽和大小妖灵,可以轻易覆灭村镇。

而之所以城池难以撼动,除了大炎封令之外,也有这阵法庇护的原因。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星罗棋布一般,坐落天下的城池,才是大炎维持统治的根基。

“大云……夫子……”

苏白心念微动,他之前收集到的,诸多有关于大云王朝的讯息,已经在心中流淌而出。

大云,是大炎之前,甚至是南云洲内,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相传,那大云王朝,当年几乎一统南云洲,其内部高手如云,势力庞大无比,甚至横跨汪洋,触及到了东流,西云,与北仓三大洲。

那是一座极尽绚烂的王朝,辉煌如同大日升腾。

然而,盛极而衰,其继任太子无道,立国万载已亡,成为了南云州三大王朝崛起的基石。

可惜,有关大云王朝的信息极少。

洛御灵等人,亦或者说,苏白来到此界所见到的任何人,对于那一段岁月的理解,也都大同小异,几乎都不怎么了解。

反倒是,关于那位夫子的记载,则相对更多一些。

因为那位夫子传下来的道统。

至今仍存。

儒家,是仅次于道家、佛家的大家,大炎当朝大祭司,相传就是儒家的门人。

“你……”

穆云阳欲言又止,面庞上闪过一丝挣扎,似乎想要问什么。

可最终,他还是叹了一口气。

“这一道阵法,看似简单,甚至可以说十分简陋,实则极为高明……”

他不问,苏白也就当作不知,只是赞叹了一声:“若非如此,也难以传承如此久远。”

“那位夫子,也当真了不起。”

越是繁杂精密的阵法,威力或许也就越大,但其维持与修补,也就越是麻烦。

有些东西,自然是越简单越好。

那位传说之中的儒家夫子,显然明白这个道理,颇合苏白的心意。

“夫子千古无二,自然是极为了不起的。”

穆云阳还没开口,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就已经从内城传荡而出。

“嗯?”

穆云阳心神一震,老眼之中,泛起了一抹不可思议。

以他的修为,此人发声之前,他竟然也没有能察觉到。

“千古无二。”

苏白咀嚼了一遍这句话,不置可否,却也迈步走入了内城。

走过数丈城门洞,视线陡然间开阔起来。

足以任由八马并肩而行的街道,显现在了众人的眼前,笔直而又整洁,朝前铺开。

街道两侧,诸如酒楼,客栈,茶楼,作坊等建筑,依次排开。

这些建筑,干净整洁,而又错落有致。

有些时候,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之间的间隔,仅仅也只是一面墙罢了。

<div class="contentadv"> 内城比外城所优越的,不止是阵法,也不只是整洁,甚至于色彩,也是截然不同的。

外城里,无论建筑也好,居民也罢,服饰多以灰色为主,白色都少见。

而内城却不同,诸多颜色晕染,不止是衣衫。

建筑也比外城,要更加赏心悦目。

来往的行人,虽然也有惊叹远处时不时传来的轰鸣之声,却少有人显得惊慌。

这些人的气度与精神,以及状态,都要胜过外城。

一墙之隔,却真的是两个世界了。

“内城.……”

王水生呢喃了一句,自从学武以来,就无比挺直的肩背,不知不觉间,就低了下去。

看着内城的喧嚣与富贵,他不自觉的缩了缩,露出脚的鞋子。

顿时,他整个人变得十分局促。

但他的眸光深处,却浮现出了一抹渴望。

这一幕,自然也被有心人看在眼中。

靠近了城门处,一株老松树下,一位身穿青衫的老儒,席地而坐,手捧古卷。

此时,他正淡淡的打量着三人一驴。

他的眼神,先是扫过牵驴的小老头:“年老垂暮,更多几分可悲,也是可笑。”

“你!?”

穆云阳眼皮一跳,几乎就要立刻发作,但看了眼不动声色的苏白,还是忍了下来。

他心中却是已经提起了戒备,这老儒来历不明,修为似乎还不弱自己,很难说是敌是友。

老儒却也未曾搭理他。

接着,他又看了一眼王水生,淡淡开口道:“中人之姿,心有欲而力不足,虽也有几分缘法,终难登大雅之殿,修道难有所成。”

“我……”

王水生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有点意思。”

苏白面露微笑,无眸而显得恐怖的眼眸,随意看了一眼老者:“儒生给人算命,倒是有趣。”

“儒家不算命,却知命。”

老儒轻拍着古卷,神态悠闲的看向了苏白:“知己命,知天命,自然,也知他人之命。”

苏白不置可否,也不在意穆云阳的警示,又向着老者前进了两步,才淡淡开口道:

“既然如此,你不妨也为我算一算。“

“嗯?”

老儒放下了古卷,抬眉凝望,幽沉的眸光之中,似乎映照出了诸多的纹理,隐约间可见,诸气驳杂。

儒家擅长养气,也精通望气之法,他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此时,他抬眼望去,可见承载苏白的命之气,虚幻而又单薄,更似乎就要断折,不禁笑了:

“你的命,比纸还薄……”

“嗯!?”

话说到一半,老儒的脸色,突然间一变。

他的眸光之中,泛起了一抹震惊到极限的不可思议之色!

只见,万般纹理缭绕之下,一道紫气,飘荡高远,如同天柱一般,耸立在天地之间。

老儒抬眼望去,只觉这一根紫柱,似乎比天更高!

这是!?

哗啦!

老儒心中,震惊至极,猛然间起身,古卷掉落在地,也都未曾理会。

而他再次看向苏白的眼神,就和见了鬼一样!

“这,这怎么可能!?”

气,以紫为贵,以耸天为极。

这样的气数,何止是贵?

简直就是至尊至贵!

纵然是浩瀚无比的大炎王朝,能有如此气数者,只怕也没有几个了。

甚至,他毕生所见之人,也无比此人更贵者。

即便是那位大人,也无这般气运啊!

气运,气运,得于天,养于人,经于磨砺,成于闻达。

有人生而贫穷,有人生而富贵,可纵然是帝王之后,将相三公之命,也必须要成其位,才有这般恐怖的气运!

成位之前,气运也不会这么夸张。

而眼前之人,身弱眼疾,是中年遭厄之命,放在人海之中,也都平平无奇,怎么会有如此恐怖的气数?

“嗯?”

苏白倒是轻咦了一声,心中也有些感叹。

这老儒,竟然真的能够规探到他的命格与气数?

他心中讶然,随后平复了一下心绪,念动之间,就遮蔽了自身的气数,不让外人轻易探查。

他传道诸界,几度称尊,自然也有气数汇聚。

而他虽然也不在意气数和命理,但显然这老儒,却并非如此。

让他惊讶的,也不是老者看出了他的气数。

而是这老儒窥探他的那一瞬间,让他感受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

“不,不对!”

老儒愣了半晌,这才回神。

没有理会穆云阳与王水生诧异的眼神,他心中默念着法诀,并指于眼前,挥动了一下。

随后,他再次看向苏白,直接施展了儒家的神通,天人望气术!

嗡!

其双眸之间,光芒亮起,又熄灭了一下,如此循环往复。

直到面如白纸,摇摇欲坠时,这才停了下来。

随后,他看着气运变得平平无奇的苏白,顿时紧皱眉头。

莫非刚才,真是我老眼昏花了?

还是说,我的天人望气术,并没有练到家,出了什么岔子?

老儒擦去了额头上的冷汗,再看向苏白的时候,心中就变得有些惊疑不定起来!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