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玉盏书斋 > 战斗蛙人穿越记 > 第九十一章.风水先生还是大管事?
 
1.

这第一个到杭州来的退休老间谍董世,并不是像陶严想象的”赤焰战场”里面摩根.弗里曼那种七老八十的老头,看上去也才50出头,如果想一下谍讯司也不过才成年20年,倒也不奇怪。

这个自称董世的退休老间谍,很显然他是闲不住的,第二天在宅子里面不过半天功夫,就与府里的下人们混得熟络起来,把胡管家整天在忙什么,头痛什么,打听得清清楚楚。

董先生就向陶少爷和胡管家提出,自己可以去主持飞虎山庄园的修建工作。

胡管家和陶严心里都没底,也不知道此人有没有这个能力,其他的倒不担心,能被文大人安排到这里来养老的肯定是可靠之人。

这董先生却善察言观色,一看就知道胡管家和陶严在担心什么,就微笑着说:少爷、胡管家,你们可知这修建庄园第一步做什么?

陶严答道:那自然是先勘察地形土质,然后请人绘制图则。

董先生摇摇头:先勘察土质地形自然是对的,但绘制图则前须得看好风水,何处可以修建庄园,大门朝向何处,宅形格式如何都是大有讲究的。

陶严自然是不懂这些的,胡管家却喜道:董先生懂风水?

董先生微微一笑:董某在北边做了十年的堪舆先生。

然后娓娓道来:风水之术发端于汉代,唐代发明罗盘,宋代风水已形成江西与福建两大派别。江西派又称形势派,注重山形水势,善于把山川形势和宅形格式结合,其特点在于重视宅与自然的关系。福建派又称理法派,多主于星卦,以方位星辰主屋宅形制朝向。在看风水之时,两派中人皆以罗盘确定方位,所以罗盘也被尊为“罗经”。风水先生再根据罗盘上天干地支,开出种种风水法子来,

陶严就问:先生是江西派还是福建派?

董先生说:董某博采众家之长,对刘基的《堪舆漫兴》、蒋平阶的《水龙经》、《阳宅指南》、高濂的《相宅要说》、张道宗的《地理全书》、周景一的《山详指迷》、目讲僧师的《地理直指原真》等犹有心得。讲求既重形势又论星卦,只是因势利导,更重山形水势而已。

陶严不懂,但依稀记得有次电视节目里也说过,中国古代的风水之说有一定的道理,比如朝向关系到地磁、风向、阳光、阴暗潮湿自然没有亮堂通风好,是古代的一门实用科学,当时还颇不以为然,自从见过义父的轻功之后,陶严再不敢说什么风水是封建文化糟粕了。

不过风水这等事,都是风水先生怎么说,旁人怎么听,一般人也听不懂,插不上话,但修建这么大一所庄园,对统筹管理能力要求很高,陶严又问:那风水看好后该做什么?

董先生哪里不知少爷是在考较自己,不慌不忙地说:先修茅厕。

先要勘察丈量土地大家都明白,风水再好,下面地基不稳也不敢修房,然后看了风水再请人绘出修建图则,大家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董先生说要先修茅厕,胡管家就有些不懂了。这房子没有修起来之前,飞虎山山脚下四周都是一片荒坡,在他想来,这些泥水匠和下力打杂的随便在什么茅草丛后面或者树下面都可以解决,怎么还要专门修茅厕?

董先生确实是一个善于揣测别人心思的人,一下子就明白了的胡管家的不以为然。

他还是加以了解释:瘟疫后期主要是没办法处理这些染病的尸体,不光是人尸,还有猪马牛羊的尸体,须得焚烧深埋。但最初,瘟疫扩散就是由这些得了瘟疫的病人粪便四散传染的。

陶严一听这话马上对董先生刮目相看了,粪便传染病菌在现代人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但在文朝,恐怕只有朝廷的太医和民间真正的好郎中才明白的道理。

他就赞道:董先生果然好学识。

董先生谦逊起来:哪里哪里,只是董某也做过几年的游方郎中,略知一二而已。听说少爷准备建的庄园极大,要招不少工匠力人,这人一多,吃喝拉撒睡都得打理好才是,尤其上面吃喝下面拉撒要注意。

陶严就加了两句:这修筑好多的茅厕,还得在茅厕的里外四周用生石灰撒遍。茅厕之外要有流水供他们洗手,而且茅厕不要离水井太近,地势须得在水井之下,也不要离钱塘江太近,大雨之后茅厕容易漫出流进江里。

他这两句话一说,董先生也吃了一惊,没想到这看上去养尊处优的少爷也懂这些,不过茅厕粪水流入钱塘江些许小事,也不知道少爷为何在意。

实际上这是陶严说顺口了,那时候世人哪有如此环保理念。

胡管家不懂这些,但是他从小跟在文第圃身边,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文第圃是谍讯司指挥同知,能进他南京私宅的自然都是有头有面有能力的人,胡管家作为文第圃的身边人,从文第圃对待这些人的心底态度,慢慢也学着看出一个人有没有真材实料了。

他看得出董先生真的是懂行之人,看来这自己不甚擅长的修建事宜交给他可以。

就诚心诚意请教董先生接下来如何做,这倒不是考较了。

董先生就问“飞虎山哪里现在做些什么?

胡管家说:无非是丈量土地,重新修订界桩之类的事。

董先生说:那现在我去庄园那边,第一步要做这几件事情-修筑茅厕、厨房、工棚、库房,在本地招募力人小工,以及一班负责做饭的厨子仆妇。胡管家在杭州城里就负责招募手艺好的泥瓦匠木匠,还要从宅子里面选可靠之人。负责采买和库房管理。

这边进行的时候,要找一帮老手烧窑做砖瓦,另一帮人在山上采石伐木。那些上好的用做立柱和大梁的须得另买。

我这边把风水看好后,就请少爷定夺,再绘制图则。这些散工到了之后,开始按照图则开挖地基,将开采的条石下到地基开始修筑。

陶严和胡管家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安排的也是井井有条,那真是喜出望外。本来孙掌柜应该也能做到这一点,这不是走了吗?幸好文大人又安排了人过来,总算是解决了胡管家的燃眉之急。这自己修庄园,花的钱肯定远远小于在杭州城里买房子的钱,董先生就问陶严:少爷打算是按1000两银子还是2000两银子3000两银子的标准来建?

陶严就笑到:本来是没有限制的,想来花不了多少,不过既然你问,先按照两万两银子的标准来建吧。

倒让他吓了一大跳,这是按照他心里预计的十倍来打算的,文大人为官清廉,他这义子却很豪阔啊。

董先生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就多问了一句:少爷准备修多大的庄园?十亩还是二十亩?里面打算有多少院子?

陶严轻描淡写地说道:两百亩。院子嘛,等图则出来再定,总得有几十个院子吧。

董先生第二次被吓了一大跳:两百亩?

2.

本来陶严听义父说要把锦衣卫谍讯司的干休所与自己的庄园合二为一,想着怎么着大文朝的退休老间谍没有三百人也有两百人吧,要环境优美肯定花园得大,还要给锦衣卫老干部提供打门球和跳广场舞的场地。智者乐山山如画,仁者乐水水无涯,到时候在山上江边多修上几座亭子,义父以后与一班老部下或在园子里晒太阳,或者爬爬飞虎山,或者在钱塘江边钓钓鱼,那日子肯定惬意。

怎么着自己住一百亩,锦衣卫老干部们的干休所也要一百亩吧。

陶严倒不是自己想着屋子很大很多,花园超大,是考虑到既然买了这么多田地,肯定要雇很多人来种,那自然也要准备他们的住房,他可不是半夜鸡叫里面的周扒皮,自己的钱海里打捞来得容易,剥削这些劳苦大众干什么,肯定要住好吃好。

有一次国庆长假,陶严去过保定腰山的王氏庄园,这处罕见的超规制清代城堡式民居建筑群,庄园总占地面积279亩,房屋1000多间,里面作为核心建筑群的“仁和堂”是一个由10个四合院组成的大套院。自己两百亩比王氏庄园小近三分之一,一般还算锦衣卫干休所的,两百亩大吗?当然不大。

陶严见董先生张口结舌的样子,就笑道:两百亩不大吧,这里面还有董先生的房子,以后还会来不少人,小了可不行。

董先生明白了,文大人还会让陶少爷替很多像自己一样的老间谍养老,这原本是朝廷该做的。

当年董先生受文大人派遣潜伏到北方敌国,一去就是十几年,那时候还是按照太祖定下的《大文会典》规定:“文武官六十以上者,皆听致仕。”他在北方敌国小心谨慎,好不容易熬到一个从五品,前两年暴露后被文大人搭救回到大文,原本指望回到谍讯司当个小官度日,没曾想圣上突发奇想,定下新规:武官五十以上者,一律致仕。自己年满五十,刚好遇上这个坎,新规甫出自然执行严格,众多谍讯司南京总部五十岁以上的官员被一刀切退休了,朝廷总算给每个官员最后多补发了两石白米。

本来董先生这些年一直在北方敌国潜伏,吃穿用度自有活动经费解决,谍讯司把他的俸禄都是存在账上的,也算另有一份干饷,一部分按照董先生的安排,转交给他家里,一部分就存在账上的。所以董先生回到大文谍讯司总部后,发现自己倒小有积蓄。自己虽无儿无女,妻子早亡,但还是想着落叶归根,退休后就回了老家,可是回到家乡那年恰逢旱灾,族中亲人受灾严重。他父母早亡成了孤儿,小时候是靠族中长辈各家轮流接济放得能活,说得上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所以见此惨状,就把几百两银子拿出来,有族中老人分派各家各户救济一下。

反正自己孤身一人,又拿起罗盘离乡去当风水先生。可这两年各地瘟疫不断,十室九空,他这个风水先生根本养不活自己,靠偶尔客串一下游方郎中度日,日子过得很是困顿。要不是文大人找到他,他即将被从客栈赶出去了。文大人问明他的状况,给了他两个选择:一个是给他一笔银两,让他重新买房置地娶妻生子,五百两肯定足够;另外一个就是到文大人杭州的宅子去,以后就跟文大人住在一起。

董先生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二个方案,就来到了杭州。

陶严呢,对钱不在意,既然是义父找来的,又信奉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他就大大方方的拍板:那修建庄园这事就麻烦董先生负责当大管事了,到时候从府里派一个账房先生过去,1000两银子以下的花费由董先生做主,事后给账房先生报个账就行了。两万两现银是准备好了的,随用随支。

第二天一大早董先生就带了罗盘要了马车,另要了两个下人去飞虎山,本来他打算请陶少爷同去,好详细讲解为何大门要朝向这里,后院又布置在那处,可是陶严一挥手,很豪爽霸气地说道:先生既然是义父看重之人,料想肯定胜任,一切但凭先生做主就是。

董先生不由心中暗赞:果真是虎父无犬子,这文大人的义子果然好气魄!

殊不知陶严肯听风水先生的,但自己对风水全无兴趣,最主要的是懒病发作,对于练武修习真气他不觉得幸苦,但日常琐事除非只有他能解决,比如主卧独立卫生间和冲洗马桶盖,其他事情他是万万不肯管的。

这董先生果然是一个管事的好手,次日抽空去飞虎山看了的胡管家回来说:董先生和账房先生他们住在赁的村民的房子里,看好的宅基地上已经修了一排大棚,厨房茅厕砖窑都已经初具规模,那力人散工董先生都已经招了上百人了。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