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页   夜间
玉盏书斋 > 战斗蛙人穿越记 > 第一百二十四章.外援
 
1.

两人见过少爷,那辛老头开门见山问陶严:少爷是要他们跟海盗倭寇那条线,还是跟私盐贩子的线?

陶严肯定是想跟海盗倭寇的。

他们倒觉得奇怪,这抓到海盗倭寇也没有多少银子可得。不过少爷既然定了,他们自然照做。

辛老头抽着烟袋,详细问前几天发现那海盗落脚点的经过,听说是他们小旗里的金泰达搞到的线索,辛老头就笃定地说:既然找到了瓜秧子,顺藤摸瓜就是。

新到杭州的这两个老锦衣卫,以前只不过官至百夫长,却是长年在一线做事的好手。他们不是谍讯司的人,而是北镇抚司的人,尤其善于反谍工作,对跟踪盯梢侦缉颇有一套。第二天两人就搬出了陶府,一个就化装成跑单帮的私盐贩子,也就是挑着担子散货的那种最低级的。私盐贩子眼里是没有朝廷的,所以他们与海盗和倭寇往往有或明或暗的勾结。另外一个则装扮成鱼贩子,海上打鱼小船众多,通过收渔获这种方式与船老大熟悉之后,也容易摸到海盗和和倭寇的情报。

浙江镇抚使林岱和华邦健千夫长真心着急,现在文大人的义子还只是一个小校尉。但是文大人有言在先,无缘无故的把陶严提起来,肯定会被文大人责骂。本来林岱和千夫长都觉得是多此一举,他们已经见多了有后台的或者世袭的,进锦衣卫就是总旗,甚至百夫长,象陶严这种情况绝无仅有。

如果让陶严在最下面试试水意思意思,表明自己在最基层干过,那现在已经过了近两个月了,差不多也该提拔了,小旗只不过是最小的军官。陶严擒获海老三的时候,才到杭州锦衣卫当差一天,自然没办法提拔。这打死一个倭寇斥候,分量也不够。不过想瞌睡就碰上枕头了,辛老头直接找上了华邦健,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蒙小旗下面的金泰达就被抽走,跟着辛老头他们两个做事去了。

过了两天,陶严又被抽走,每天也不用当值了。

陶严这一走,小旗里面众人还有些不习惯,原来陶严的群众基础好,他的绝招是有钱又大方。试问一个有钱又大方,经常招呼同事下馆子每次抢着买单的人怎么会群众基础差呢?

这不,原先颇有些看不惯他的另外一个林总旗,也在百夫长冯维康面前夸奖陶严:蒙大叶手下那个小陶子不错。

原来昨日散值后,他在街边看见一只肥羊想买回家,结果身上带的钱不够,正好看见陶严,想与陶严一人买半边,结果陶严当场掏钱买下来让宰好直接送林总旗家里去。

另外屠爷也教过他,光靠关系后台不行,还得笼络好下面的人心,因为你上去后还得靠下面人办事。另外自己还要有本事,锦衣卫是强力部门,打打杀杀免不了,你光有后台,连累弟兄们送命同僚背锅,谁还敢跟你亲近?如果自己没本事,就要抓住几个有本事的手下替自己卖命。

说起来辛老头和时通与金泰达现在就是为陶严升官在卖命。

他们现在都守在钱塘江对岸的一个村子里,这处房子不知道辛老头用什么办法占下来的,他们顺藤摸瓜找到这里后,就在守株待兔等海盗再次前来。虽然前面两处窝点被锦衣卫掀了,但是这一处并没有暴露。

海盗并不是只在海里漂着,或者在海岛巢穴躲着,他们抢夺的财物需要销赃,出击需要准确的船只情报,不然抢夺一只运木料的货船怎么办?所以海盗必须在岸上有眼线。而且海盗拿命换来的金银不痛快花销,那怎么叫过大口吃肉大秤分金的逍遥日子,所以辛老头已经探得,杭州湾外海的这股海盗的头子红眼阿三,要带几个弟兄上岸享受享受。此时他们都已经进了他们的第三个窝点,自认为安全无虞,只等派出的眼线去查探一番没事后,下午就混进杭州城去。

辛老头就在叫金泰达:小达子,过来一下。

等金泰达回来后,陶严就轻声问道:金大哥,辛老头怎么叫你小达子?

金泰达也只能苦笑:没办法,我跟老爷子差着辈分呢。我在南京城跟的总旗,是老爷子当年带的徒弟。

陶严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貌似不起眼的老头,也是锦衣卫里面跟踪盯梢的行尊呢。

陶严听说已经确定了海盗头子一行呆在窝点里,就兴冲冲的说:那我去报告蒙小旗,找齐人马给他们来个连锅端。

辛老头眼皮一翻:干嘛把这功劳让给他们?让给你们两个没话说,谁叫你们一个算我的徒孙,一个是大人的义子。

金泰达耳朵竖起,听见“大人的义子”心里抖了一下,什么大人这么大权势,连已经告老回乡的辛老爷子都随时叫得动?浙江镇抚司衙门都没这么灵光。

见陶严不明所以,那时通就解释:这伙海盗里面有几把好手。红眼阿三据说杀人如麻,手上的一把斩.马刀下过三十年苦功。同行倭寇里面的浪人就有四五个。就凭你们小旗里面的人打不过他们的,枉自送了性命。

从扶桑过来的海盗统称为倭寇,但是倭寇里面浪人数量并不多,失去了主公的武士才叫浪人,大多数倭寇只是些扶桑的渔民或者无业游民。

陶严就说:那要不我们多叫点人,我去找华总旗带上全部五十人总够了吧?

那辛老头说到:这么多人最后功劳怎么分?还轮得到你们这两个小角色?再说了,来上五六十人,老远就被海盗暗藏在附近的眼线发现了,还抓个屁呀?

时通在旁边补充道:我已经给屠爷报了信,没多久他们就赶到了,到时候连屠爷都必须亲自出手才行。

陶严就说:但是端掉了窝点,屠爷他们到时候又不能出面,难道就说是我们两个人把海盗擒获的?

辛老头说:这有何不可?就说是你一个人擒获的都行,谁敢多话?

陶严眨巴着眼睛不说话了。

2.

陶严没有发现时通是什么时候给陶府那里送信的,但是可以想得到应该是用的信鸽。他已经知道谍讯司最喜欢用这种迅捷的通讯方式。

过了一个多时辰后,一辆大车就到了村子里面,海盗暗藏在路边的眼线一直盯着他们,见驾车的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车夫,而车夫旁边坐着一个身穿青衣头戴小帽的中年下人,先从马车车厢里面出来的是一个老态龙钟的老人,被下人搀扶下车后,走路颤颤巍巍的,跟着下车的是一个中年妇人,看上去是仆妇装束,手上还提着一个篮子。马车夫依旧坐在马车上,下车的三人则往辛老头他们院子走去。

海盗眼线看这四人没有任何可疑,应该是那个糟老头来访亲友的,就不再关心三人进了辛老头他们这个院子。

屠爷进去后,就进了里屋听辛老头介绍情况。这时候金泰达见到屠爷,忙上前跪下见礼,原来十几年前他在南京的时候,是见过屠爷的。当时屠爷在主持城外的锦衣卫训练基地,也还记得住金泰达,随口问了几句。听说金泰达还是一个校尉,倒是露出了一丝惊讶之色。

而钱不多就把陶严的兵刃带来了,就是专门为他打造的一根四棱铁棒,重量差不多,比以前那根略重一点,在六十斤左右。也就是一根粗铁棒,上边有个X状的四条棱。只是这根四棱铁棒前面做成了一个尖锥形状,可以用来刺击。不过对陶严来说,不管前面是圆的方的,他用力出手一样可以刺进人体。最好的地方就是不但打造了一个便于握持的把手,更添加了一截短铁链,铁链的另一头有一个铁环,上面细细的缠绕了牛皮索。这样握把后面用铁链连着的圆环可以套在手腕上,陶严用力过猛或者说突然脱力,四棱铁棒脱手掉下去也不会落在地上。否则的话,陶严骑在马上,兵器掉在地上了,一时半会还挺不好办的。

关于使用冷兵器厮杀,现代人讲门外汉吹家伙重量,入门者吹器械长度。而一般来说,冷兵器长度的重要性大于重量,古代就有一寸长一寸强的说法,可没有一斤重一斤强的说法。另外就是同等条件下锐器又强于钝器。

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上面关于长度重量锐器钝器的说法适用于普通士兵和一般练武者,但是陶严不在普通人之列。

陶严本来就是身体壮之人,因为机缘巧合,穿越过程中百慕大魔鬼三角洲又改造了他的体魄,力量尤其是爆发力堪称爆表,已经突破那时候人体的限制,只有真正的绝顶高手凭内力真气,目前可以超过他。

这天授神力(不是天生神力)使得他使用轻飘飘的兵器适得其反。陶严选择兵器的重量时讲究的是趁手,你让他用普通重量的刀剑,一则他拿上去就感觉跟少年武校的那种哗啦作响的铁皮刀剑一样,自己拿着都心慌。二则轻飘飘的使起来不得劲。常人当然不能用这种五六十斤重的铁棒当单刀用,因为挥舞起来速度太慢也太笨拙,实战效果极差。但对陶严来说,他拥有的绝对力量,再加上天心门真气带来的绝对恐怖的速度,这超重的四棱铁棒就成了他威力奇大无比的兵刃了。

这边金泰达见了众人暗暗心惊,虽然他不认识上官大娘和钱不多,穆马林在院门外面马车上没见着,但是他是知道屠爷的在锦衣卫地位的。能把屠爷这等人叫来帮陶严做事,锦衣卫只有两个人做得到。那陶严的义父就呼之欲出了,不是姓马就是姓文。金泰达心里暗暗咋舌不已,他也知道百夫长冯维康看陶严不顺眼,实际上陶严对百夫长并无半分不敬,只是冯维康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凡是对手看中看好的人,那他一定不会给好脸色!既然华业香看好陶严,那无论陶严在他面前百般表现万般小心都入不了他的眼。

金泰达现在知道陶严的情况了,心想百夫长这岂不是在作死?他在京里兵部当郎中的堂叔,岂可与马大人文大人相提并论?马大人和文大人都是在皇上身边伺候的肱骨之臣。

辛老头已经摸清海盗窝点的情况:现在整个院子里面总共有十一人,四名倭寇浪人,七名文朝海盗。原本住在这里的四个眼线,有两个进城去了,一个在村外远处放哨,一个就在院子外面放哨。

屠爷很快定下了动手方案:上官大娘假装在钱不多、穆马林、陶严三人的陪同下,摸到海盗窝点院子的正门那里,陶严他们三人从院子的正门那里突然闯进去,上官大娘则负责解决外面的海盗眼线。

而屠爷、辛老头、时通还有金泰达四个轻功好的,就从后院进去,给海盗来个前后夹击。

战斗过程很简单,走到了海盗藏身院子的大门外,上官大娘突然扑向了被他们发现的海盗眼线,那眼线也假装挑着菜担子在那里等主顾,不过哪有在村子里卖菜的,无非是想用菜担子藏兵器而已,上官大娘人没到,两把迷药先扔过去了,既迷眼睛也迷人,海盗眼线还没来得及起身,人已经软了,就被上官大娘捆了起来。

陶严提着四棱铁棒,踹开院门冲了进去,穆马林拿着反曲弓飞身上了院墙,居高临下防止有海盗逃跑,钱不多也提着一柄单刀,随着陶严冲了进去。

陶严和钱不多一冲进前院,就怼上了从院子正屋里冲出来的两个倭寇浪人。

陶严冲在最前面,正屋里面先冲出来的一个倭寇浪人,借着奔跑之势,腾空跃起,双手举刀过头全力向下砍劈。

这浪人砍杀的时候喜欢跃起动手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他们个子矮,而他们习练的招数,总是冲着对方的头颈而去。虽然他们手上的武士刀也可以捅刺,但是他们大多数招数都还是以砍劈为主。二是文朝的军队,与平行世界同时期的明朝军队一样,军官胸前都有一块整体钢甲,明朝的叫做明光铠,文朝的就叫做钢铠,如果用武士刀捅刺,如果力量不够的话未必能刺穿。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